研討會/團體/工作坊

  • 首頁
  • >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>
  • 研討會/團體/工作坊
紀錄片「誰把我的孩子變成陌生人」播映活動 敬邀
2021-10-06

各位老師好!
 
 
 
我們是「社團法人臺灣父親權益協會」!本協會由一群離異家庭的家長組成,有爸爸有媽媽、有照顧方有探視方。我是協會本屆理事長許英一,聯絡方式與名片如附檔。
 
針對台灣離異家庭「探視困難」「離間子女」等議題為核心,一群當事人集資拍攝了紀錄片「誰把我的孩子變成陌生人」,近期開始巡迴撥映,期望可提供不同的觀察角度給專業工作者。
 
麻煩請貴會將以下報名資訊轉達給會員參考,謝謝!
 
 
------
 
北部場時間:10月16日(六)、10月23日(六)09:30-12:00(二擇一)
 
北部場地點:兩場皆在新北市板橋區(活動前夕Email告知詳細地址)
 
報名連結:https://reurl.cc/73jaRQ 
 
活動程序:介紹與撥映影片(60分鐘)、映後座談(60分鐘)、觀影者大合照。
 
 
------
 
立法院於2013年第四季針對民法第1055條之一修法、納入「友善父母原則」,期待降低離婚家庭家長「爭搶小孩」、「不讓對方接觸小孩」的亂象。經過多年,「爭搶小孩」、「不讓對方接觸小孩」亂象持續存在,而各法院家事庭卻鮮少使用該原則進行親權酌定或改定……多年持續觀察,修法後的政策效果非常有限。


根據兒福聯盟、現代婦女基金會的調查,每年五萬多對離婚民眾的未成年子女,大約一半、甚至過半的「非同住者」(俗稱探視方)很難或無法跟未成年子女接觸或探視。這個社會問題存在相當久了,就名人來講,包括早年的賈靜雯、近年的喬喬媽媽,都是類似狀況的受害者。而一些偏執的家長,為了控制孩子或者取得訴訟利益,不惜搶走子女、阻擾子女與另方接觸、洗腦離間子女、甚至教育孩子上法院作偽證。而另方家長雖希望藉由體制伸張正義或者維護兒少權益,多數都鎩羽而歸、甚至親子關係斷裂,進而造成兒少權益受損與兒童創傷,不論對孩子、家長、社會來講,幾乎都是全輸的局面。
 
為使更多民眾與專業工作者理解問題嚴重性、且提供不同面向的思考角度,由一群家事案件當事人籌資拍攝了探視子女困難之紀錄片「誰把我的孩子變成陌生人」,這是臺灣首次針對此議題的影像作品,描述家事訴訟實務上第一線家長或孩子遇到的困難,且呈現目前法規制度、審理實務上的問題。
  
紀錄片預告:https://reurl.cc/9Z4WWj